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

高考星空(中国)语言创新招术之九--文言移植法(5)

作者:范文大全来源:实用范文网 时间:2016-10-09 阅读: 字体: 在线投稿

                例文4

  某日,余卧床上,于梦中忽觉落入一无底深渊,渊甚暗,伸手不见五指,乃前行,见一洞口,仿佛若有光。穿其洞也,惊见一世外洞天,异莺吵耳,奇葩竞放,幻香喷鼻,举头见一丈八金人,盘坐于莲台之上,目似瞑,意暇甚。余乃趋前,曰:“汝何人?此何地?”金人微张其目,曰:“我即我,乃大梵天雷音寺是也。”余大惊曰:“无乃释伽尊祖乎?”金人笑,曰:“此等虚目名,不提也罢。”余惶恐曰:“不知尊祖传召何为?”佛不言,金手一指,余身后现一莲池,显金光,仿佛若有异。

  余近前,见莲池清如镜,内有小人可动,仿佛今之电影然。余定神观之,则见一人,为官一方,任人唯亲,偏听偏信,所辖任内大小有利害之事,毕择近人而任之,或子或女,或堂或表,或兄或弟。管事不论大小利害,尽听亲近左右。于其不亲不近者,则或哂或疑,从未纳言。余仔细观之,则小人乃余也。

  余乃略振精神,问曰:“不知世尊现此何意?”佛曰:“无他,教尔认是非,明正误,毋使偏信专任亲近左右耳。”余急辩曰:“世尊此言差矣。《书》曰:”亲亲之情,禽兽皆有,而况于人乎?“《孝经》曰:”亲亲近亲,人之常情也。“既如此,余何错之有?况余所信皆为至亲,岂有害余之理?”佛不言,手又一指,余近莲池以观之,则见余又现莲池之上,余为官三年,断事偏信,不问是非正误,但择亲近之言而信之,招致任内冤案连连。余所选之属皆为亲近,但见彼人不理政务者有之,贪赃枉法者有之,辖内生计,近于顿困,民怨极大。

  余观之默然。佛怒曰:“汝见乎?汝见乎?此而汝所谓亲亲乎?此所谓不害汝乎?于汝身也不为害,于闾左则为大妨,汝言亲亲为人之本性,此乃情理之中也,然诸事认知判断专听专信,则为大错也!事之所知,本应据其根本,理其条贯,断其正误,判其是非,岂可因亲言而信之?汝亲乃圣人乎?岂可从心所欲不逾规也?为官一任,即为父母,当任人唯贤,断事唯理,怎可如尔之所为乎?”余唯唯不敢言,少焉乃云:“世尊所言极是,吾今得之,不敢忘也,此番必按是非黑白而定认知矣,不敢再偏信也。”佛不语,金乎一挥,余如落云雾中。

  忽惊起,唯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,不知其为真邪?其为幻也?唯默记佛言于心。仔细思之,悟曰:“人之亲亲为本性,然事物之是非乃客观,行事当据客观之实在,不可以主观之本性替代客观之实在也。”

  简评:本文采用文言“对话”形式,构思精巧。内容上准确理解了话题的内涵,全篇一直围绕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叙述。论点鲜明,感情真挚。特别是在语言上,用词灵活,句式富有变化,人物形象丰满,对古人文章中语句的套用和化用也颇为贴切。 


最新评论列表

(共有 条评论) 我要发表评论